首页 资讯 正文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系列报道①湿地修复结硕果 大河之洲展新颜

体育正文 110 0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系列报道①湿地修复结硕果 大河之洲展新颜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系列报道①湿地修复结硕果 大河之洲展新颜

湿地修复结(jié)硕果 大河之洲展新颜

——东营(dōngyíng)创新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

入选山东首批生物多样性(duōyàngxìng)保护典型案例

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huánghésānjiǎozhōu)自然保护区悠闲觅食。(资料图) 通讯员 赵文昌(wénchāng)

爱东营讯 今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万物共生(gòngshēng) 和美永续”。东营,这片因河海(héhǎi)相拥而孕育的(de)生态沃土,承载(chéngzài)着守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与(yǔ)担当。即日起,《东营日报》推出系列报道(xìlièbàodào),将镜头聚焦滩涂湿地的生态嬗变,记录珍稀鸟类的灵动身影,探寻环境改善背后的科学实践。通过这些故事,充分展现东营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坚定步伐,凝聚起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共识,让生态之美(zhīměi)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在黄河与渤海相拥的(de)地方,一片广袤的湿地正焕发(huànfā)着勃勃生机。近日,东营(dōngyíng)创新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成功入选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gōngbù)的第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案例,成为全省生态保护的典范。这一成果背后,是东营市多年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懈(bùxiè)探索与实践。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wǎnrú)镶嵌在渤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1530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自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来,就(jiù)肩负起(jiānfùqǐ)守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的重任。这里的资源禀赋与生态功能,不仅在国内具有代表性,更(gèng)具备(jùbèi)全球性的保护价值,被列入(lièrù)国际重要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礼物。

黄河(huánghé)携带(xiédài)的泥沙在这里不断淤积,造就了独特的新生湿地景观。面对湿地生态保护的重任,我市(wǒshì)坚持河—陆—滩—海统筹的系统性思路,创新性地形成了“陆海统筹、系统修复(xiūfù)、综合治理”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新模式。

以“线”为脉,创新湿地(shīdì)水文连通(liántōng)系统修复。优化陆、海单体区域思维,以水系连通为核心,恢复黄河与湿地、海洋的交流。修建引黄闸口6个,区内(qūnèi)引提水能力从(cóng)不足40立方米/秒提升至131立方米/秒。疏通水系241公里,修筑、恢复生态堤坝41.6公里,近3年实施生态补水,曾经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水草丰茂(fēngmào)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dà)湿地。

以“带”为基(wèijī),开展海岸带原生态系统修复。采用“治理(zhìlǐ)+恢复”方式,治理互花米(mǐ)草后及时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原生植物,一体化推进恢复海岸带湿地原生态。创新“刈割+翻耕+围淹(wéiyān)”的互花米草治理技术,累计治理13.1万亩,疏通阻塞潮沟76公里。通过在滩涂湿地塑造(sùzào)微地形(dìxíng),截留天然盐地碱蓬种子,恢复盐地碱蓬5.2万亩。采用植株移植、种子种植和自然恢复三种方法,修复典型海洋(hǎiyáng)生态系统海草床1500亩。

以“面(miàn)”为本,推进湿地(shīdì)(shīdì)生物链系统修复。在形成“线”“带”系统修复的湿地大循环格局下,科学引入黄河水,模拟黄河自然(zìrán)漫溢过程,设置大缓坡和深水区,建设鸟类繁殖岛、鱼类栖息地,设置快速过水通道,形成漫滩补水机制,构建(gòujiàn)湿地水文连通、鱼鸟和谐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格局。

如今,不懈的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chíxù)增强,河——陆——滩——海连通体系的构建,让湿地与黄河、海洋的联系更加紧密,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duōyàngxìng)(duōyàngxìng)也实现了明显提升,鸟类种类从建区之初(chū)的187种激增至374种。2024年,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越冬数达320只,这里成为了丹顶鹤重要(zhòngyào)繁殖地和(hé)野外繁殖最南界;东方白鹳繁殖526只,黑嘴鸥繁殖稳定在(zài)1万余只,每年数百万只候鸟在此迁徙越冬,黄河口湿地也因此(yīncǐ)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2024年7月,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qīxīdì)成功列入《世界遗产(shìjièyíchǎn)名录》,更是对东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最高褒奖。

东营创新黄河口湿地修复(xiūfù)模式的(de)成功实践(chénggōngshíjiàn),为河口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提升提供了可(kě)复制、可推广的“黄河口样板”。它向世人证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科学规划、系统治理实现的现实。

未来,我市将(jiāng)继续守护好这片大河之洲,让生物多样性之花在(zài)黄河口绚烂绽放,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记者 王(wáng)苗苗 高汝民)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系列报道①湿地修复结硕果 大河之洲展新颜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