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城北大堡子镇团委举办迎“七一”文艺演出
西宁城北大堡子镇团委举办迎“七一”文艺演出
西宁城北大堡子镇团委举办迎“七一”文艺演出
四川展区。本版图片(túpiàn)均由本报记者 魏雅琪 摄
海东展区。本版图片(túpiàn)均由本报记者 魏雅琪 摄
藏毯展区。本版图片均(jūn)由本报记者 魏雅琪 摄
主宾(zhǔbīn)国墨西哥展区。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魏雅琪 摄
“幸福西宁”展区。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魏雅琪(wèiyǎqí) 摄
市州展区。本版图片均(jūn)由本报记者 魏雅琪 摄本报记者 王 臻
初夏(chūxià)的青海,牧草茂盛,绿意盎然。三江源头,一江清水源源不断流向东方;祁连山下,碧草如茵,牛羊成群;河(hé)湟谷地,生机盎然,一幅秀美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zhǎnkāi)。青海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6月25日至29日,以“开放(kāifàng)合作 绿色(lǜsè)发展”为主题的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màoyì)洽谈会再次起航。6月23日下午,记者(jìzhě)来到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提前探访青洽会,在新的场地,从中厅、西厅、东厅3个展览区域,到综合馆、合作交流馆、地区发展馆3个展出馆,6万平方米(wànpíngfāngmǐ)的展示面积上,43个特装展位与182个标准展位已(yǐ)完成搭建,依旧是生态发展中的青海,也依旧带来了新的东西,有了新的机遇,一个常绿(chánglǜ)常新的青洽会跃然眼前。
生态与经济共舞 绿色(lǜsè)与发展同行
步入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前厅,映入眼帘的是(shì)一片充满生态(shēngtài)(shēngtài)韵味的展示空间,LED大屏与立柱滚动播放着青海生态文明宣传片,悠扬的草原歌曲仿佛将观者带入广袤(guǎngmào)的青海自然风光中,沉浸式感受青海在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国家公园建设等方面的成就。
穿过(chuānguò)前厅,走进本届青洽会综合馆,每个展区一派(yīpài)忙碌景象:音频设备调试、灯管安装(ānzhuāng)、展板装订、物品摆放……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中,各展位负责人抓紧时间布展,放眼望去,展区搭建的整体情况已经清晰显现(xiǎnxiàn)。
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nóngchùchǎnpǐn)输出地展区,各个参展的(de)农牧企业正在对展出的农畜产品进行最后的调整摆放。以蓝色、绿色为主色调,声、光、影手段为基本形式,通过异形展示柜、灯箱广告牌、竹编中型“菜篮子(càilánzi)”和(hé)“粮仓(liángcāng)”及不同规格的展具,充分将青海地域文化、农牧文化、民族文化有机融入展馆特装造型,与青海众多(zhòngduō)农畜产品的展出相结合,整个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把青海农牧业绿色有机、生态无污染的形象(xíngxiàng)凸显得淋漓尽致。
“除了形象展示版块(bǎnkuài)、核心展销版块、直播电商(diànshāng)版块,今年依旧有大家最喜欢的(de)品鉴体验版块。”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解承杰告诉(gàosù)记者(jìzhě),通过LED大屏幕、冰屏、网络直播、农畜产品展示等方式,充分展现青海特色鲜明的农牧业资源禀赋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取得的新成就。
穿过生机勃勃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映入眼帘的是青海高原(qīnghǎigāoyuán)纯净(chúnjìng)的蓝天碧水。“展区整体设计巧妙融入青海生态本底——蓝天、白云、绿水、青山(qīngshān),构建(gòujiàn)沉浸式生态视觉体验。”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一级主任科员陈琳介绍,本届青洽会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展区分生态旅游、精品剧目、文化创意、多彩非遗、文旅消费、数字文旅6大板块,它们共同(gòngtóng)诠释了(le)“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独特魅力(mèilì)与澎湃动能。
与此同时,西宁(xīníng)馆以五瓣丁香花的形象展现西宁建设“一个(yígè)创(chuàng)新服务基地、三个中心城(chéng)(chéng)市”的成果,展示西宁打造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海东市围绕兰西城市群建设,展现河湟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聚焦产业“四地”融合(rónghé)发展路径;海南藏族自治州呈现(chéngxiàn)清洁能源、绿色算力等领域成果;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等也纷纷亮出农畜产品、非遗文创、生态旅游等特色“名片”……置身(zhìshēn)展区,能够感受到最纯正的青海韵味。这里(zhèlǐ)犹如一个微缩的青海,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高原的故事。
从生态(shēngtài)文明高地(gāodì)展区里青海的绿色发展故事到绿色算力(suànlì)展区青海绿色算力发展的规划与前景,从“四地”展区青海产业、文化、品牌的发展到8个(gè)市州(shìzhōu)和重点企业集中亮相,一站式看遍青海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我们(wǒmen)从形态不一、大小各异的数字屏上,从算电协同的发展轨迹上,从每个城市、乡村的故事里,从宏大的布展格局和丰富的展示(zhǎnshì)内容中,看到青海生态与经济共舞,绿色与发展同行的发展脉络与创新成果。
呈现形式“花式上新” 数字(shùzì)体验“身临其境”
要说本届青洽会探馆的体会是什么,那就是充满了科技(kējì)感与数字化。
“从22日布好展,我们每天都要进行机器人表演的练习,除了机器人跳舞(tiàowǔ),还有机器狗舞狮。”绿色算力展区的机器人操作手小周(xiǎozhōu)在本届青洽会开幕(kāimù)前几天几乎每天都在展位。
“本届青洽会4台机器狗和4台机器人将在展会期间不定期表演。同时,市民可免费体验与机器人对弈,还有一台AI人脸情绪心理疾病筛查仪(yí),能(néng)通过人脸识别提前筛查心理问题。”绿色算力展区(zhǎnqū)工作人员透露(tòulù)。
除了文创产品展出、传统非遗技艺展演,今年(jīnnián)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展区现场,还可以(kěyǐ)通过AR换装活动,体验自己穿上世界(shìjiè)六大世居民族服饰,“通过摄像头拍照上传,马上就能以AR换装看到自己的样子,扫描二维码可以保存(bǎocún)在手机上。”青海(qīnghǎi)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一级主任科员陈琳介绍,现场将展示“智游青海”小程序,让游客轻松(qīngsōng)解锁大美青海,畅享智慧旅程。
如何(rúhé)让人真正去认识青海的发展成果,如何让人在短时间内看遍青海的山川湖泊(húpō),仅仅是展板上(shàng)的文字和图片是不够的。“我们就是以展区中间这颗LED柱上(zhùshàng)生态(shēngtài)树的生长来演示西宁(xīníng)产业发展的方向,从坚实产业基础、延链(yánliàn)发展成果、布局下游产业、培育产业生态、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重点展示西宁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的发展路径。把算力赋能放到中间,演示算力在西宁发展各个方面所给予的‘营养’,以科技(kējì)手段让大家清楚地了解西宁的发展全貌。”西宁馆展位工作人员索南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本届青洽会广泛应用裸眼3D、LED巨幕、AR交互、全息投影(tóuyǐng)等前沿声光电技术,创新打造半景化场景、沙盘、沉浸式(shì)多媒体空间(kōngjiān)等现代展陈(zhǎnchén)手段,实现传统元素与(yǔ)现代科技有机融合、主题内涵与空间美学深度(shēndù)统一,显著提升观展的科技感、互动性与沉浸感。同时,通过应用“云上青洽会”平台实现全流程数据互通(hùtōng),构建“线下场景体验+线上实时交易”双通道新模式,强化展商与采购商精准对接效能。
国内国际共同携手 交流合作(hézuò)再创机遇
走进北京展区,4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内,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jīqìrén)、半程马拉松冠军“天工Ultra”将(jiāng)惊艳登场,15分钟充电续航500公里的北汽极狐(jíhú)阿尔法T5实力亮相,工美集团的《四海升平(sìhǎishēngpíng)》景泰蓝(jǐngtàilán)赏瓶、《繁花》花丝手包、《和美》果盘三件国礼作品等展现东方美学的精湛工艺的呈现,还有京青协作(xiézuò)的硕果展示,作为本届青洽会的主宾(zhǔbīn)市,以“京青合作,绿色发展,携手共创,智引未来”为主题,将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与人文交织、发展与情谊并重的精彩视听(shìtīng)盛宴。
除了主宾市,其他省(区、市)的特装展示都(dōu)已(yǐ)接近搭建尾声,展区同样亮点纷呈:
上海展区(zhǎnqū)内,高度拟人化、具备先进功能的人形机器人(jīqìrén)是展区的一大亮点;
江苏展区的3D全息人像展示技术令人驻足,该(gāi)技术为旅游展示带来新(xīn)可能;
天津展区聚焦数字经济(jīngjì)、生物医药、“老字号”商贸、生态环保、产业合作五大领域,立体呈现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de)最新成就;
香港展区主要展示近年来(jìnniánlái)青港交流合作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jīnnián)澳门将首次参加青洽会,展区将展出澳门美食。
另一方面,今年的青洽会首次迎来“双主宾国”,除了墨西哥携九大企业矩阵亮相掘金(juéjīn)青海“绿能”“生态”新(xīn)蓝海,素有“欧洲心脏”和“巴尔干瑰宝”之称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也(yě)将全面展示其国家(guójiā)形象、特色产业及投资机遇。双方(shuāngfāng)将围绕清洁能源、绿色技术应用、生态保护、文化旅游推广与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jiànshè)及特色农产品贸易等领域(lǐngyù),共同探索互利合作新空间,为青海建设产业“四地”引入新的国际元素和动能。
与此同时(yǔcǐtóngshí),合作交流展区的藏毯展区也已进入最后的细节收尾。
展览面积超1万平方米,1个特装展位和(hé)182个标准展位,今年的藏毯(cángtǎn)展区荟萃全球地毯艺术精品,集中呈现了在政策有力支持下,青海藏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zhǎnxīn)风貌。
据(jù)中国藏毯(cángtǎn)协会会长黄世坤介绍:“本届(běnjiè)展会已吸引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伊朗、印度(yìndù)、土耳其等6国的69家国际地毯商参展,展出(zhǎnchū)地毯26吨;同时,青海、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山东、河南、河北、福建、新疆、宁夏(níngxià)、内蒙古、甘肃、香港等国内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111家地毯商踊跃参与,展出地毯超100吨。”
藏毯展期间,主办方准备将两千余(liǎngqiānyú)份精美礼品赠予入场观众,激发(jīfā)观众热情、提高参与度。
从科技互动体验到特色(tèsè)文化展示,从主宾国、主宾市(shì)的(de)合作成果到各市州的发展成就,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新(xīn)展馆以更高维度释放展会综合效应,立体化展现青海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区域协作等方面的新形象,将为中外嘉宾(jiābīn)带来一场兼具青海特色与时代气息的绿色发展投资贸易盛会。
《青海日报》(2025年06月25日 第4版(bǎn):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gǎojiàn)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xǔkě)严禁转载!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